年底,德江县肉牛存栏9.2万头,出栏2.25万头;年底,德江县肉牛存栏16.69万头,出栏6.13万头。自年11月,德江县把肉牛产业作为“一县一业”进行重点培育以来,全县广大畜牧兽医干部创新实干,无私奉献,奋力拼搏,竭尽全力推动全县肉牛产业蓬勃发展,杨银军更是全县畜牧兽医干部中的佼佼者。
杨银军,男,土家族,年8月出生于德江县楠杆乡兴隆社区,执业兽医师,通过十余载畜牧兽医临床诊疗实践并结合理论学习,掌握多种牛病治疗方案,特别是对家畜普外科、内科、产科、疾病诊疗,以及牛四肢跛行和牛慢性消化道疾病(前胃迟缓)中药及针灸治疗颇有研究,同时,还熟悉牛输液和牛的人工授精、牛剖腹产、牛怀孕胎检、牛洗胃技术等。年10月,杨银军被德江县肉牛产业发展龙头企业——贵州黄牛产业集团德江县有限责任公司,聘用为技术总监。年4月被德江县委组织部评为“德江县优秀人才”。
十八载日以继夜辛勤临床服务,砥砺精湛诊疗技艺
“我爷爷和父亲都是乡土兽医,早在我读初中的时候就对诊疗畜牧家禽很感兴趣,常常跟随父亲出诊,那时候就掌握了中草药识别、采集、熬制以及诊疗猪、牛感冒、厌食等一些简单的兽医技能......”杨银军告诉笔者,由于受到爷爷和父亲潜移默化影响,自己读初中时就对畜牧兽医产生了浓厚兴趣,初中毕业后,为了给并不富裕的家庭减轻经济负担,成绩优异的杨银军放弃了读高中,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报考了贵阳市一所中等职业学校——原贵州省畜牧兽医学校,系统学习了3年畜牧兽医知识。
年,中专毕业后第一年,杨银军曾分别在德江、沿河、务川参加了三次乡镇畜牧站事业编制招考,但都因几分之差遗憾落榜。迫于生活压力,杨银军只好放弃考编,毅然回到楠杆乡,一边在乡畜牧兽医站任职一个月只有几百元薪资的村级防疫员,继续从事自己喜欢的行业;一边利用家在乡集镇的便利条件,经营兽药和畜禽饲料商铺,维持家庭生活开销。
“在乡兽医站工作期间,我一心只为增长见识,砥砺诊疗技能,只要养殖户请到我,我都竭尽全力为养殖户服务。”杨银军告诉笔者,在楠杆乡畜牧兽医站工作期间,无论是白天还是夜里,无论是工作日还是节假日,只要养殖户请他出诊,他都会尽心竭力、热情耐心地为养殖户服务。
“睡得再熟电话一响都要出诊,养殖户一个电话我就当是接到了一个命令。”
“今天的日常工作:配种、接产、摸胎、剥离胎衣、护理产后瘫痪。工作任务不隔夜,再晚都要完成了才回家。”
“不管是什么时间,不管过什么节日,我始终把养殖户放在心中第一位,这年味十足的鞭炮声,也‘阻挡’不了我为人民服务的激情。”
“凌晨三点钟助产结束,下一站枫香溪镇牛场出诊,今晚又是一个通宵服务。”
在杨银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