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节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创始人高丽娜退休现代牧业正式进入蒙牛时 [复制链接]

1#
北京哪个医院是白癜风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本报记者孙吉正北京报道

6月28日,现代牧业发布一则人事调整公告:自年7月1日起,高丽娜将不再担任现代牧业行政总裁兼副主席;非执行董事赵杰军将接任公司副主席;执行董事孙玉刚将出任现代牧业执行总裁。

现代牧业的发展史可以说也是中国奶业的进程史。中国奶业从一开始的散户小农养殖,逐步发展成为以大牧场为主的机械化、规模化畜牧养殖。同时,现代牧业的发展也经历着起起伏伏,在上市之初因规模化获得了市场红利而崛起,但又因奶价的低迷而动荡,但最终现代牧业逐步走出困境,成为在大江南北均建有大型牧场的一流水准的畜牧企业,尤其是在引入了蒙牛、新乳业的资本后,使得上下游联姻成为行业的趋势,牧场利益和乳企利益都得到了保障。

行业人士普遍认为,高丽娜在离开现代牧业之前,已经完成了对公司的阶段性规划和管理层的过渡,在蒙牛的加持下,现代牧业将持续平稳发展。

“乳业铁娘子”退休

公开资料显示,现代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年9月,年11月登陆港交所主板。截至年底,现代牧业已在全国7省区布局26个万头牧场,奶牛存栏25万头,公司销售收入为60.2亿元,同比增长9%;净利润为7.84亿元,同比增长%。

执掌现代牧业十余年的正是被称为“乳业铁娘子”的高丽娜,这位自称“养牛人”的总裁在年参与创建现代牧业,年出任现代牧业执行董事。在高丽娜的带领下,现代牧业逐步发展成为上游畜牧业的头部企业,向蒙牛、可口可乐、新乳业等企业提供原奶供应。

虽然在当下大牧场已经是畜牧业发展的大趋势之一。但在创业现代牧业的年,大牧场还仅仅是一个不成熟的概念,彼时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均是以奶农散户供奶为主,尤其是在国外,奶农个人养殖模式已经持续近百年,奶农之间成立合作社统一再向加工企业供奶,尤其是新西兰的恒天然,其本质就是由当地的奶农为股东而成立的乳业公司。

在现代牧业提出建立万头奶牛的牧场时,遭到了外界很多质疑的声音,其中就包括了如何预防传染病等问题。但从现在的成果来看,由于大型牧场具备更高的防疫、技术和医疗水平,对于传染病反而具备更好的预防。例如,在年国内部分地区发现了牛结节性皮肤病,很多奶农由于害怕传染病而迟迟不敢增加存栏量,相比之下,大牧场的防疫和技术优势开始显现,根据彼时现代牧业的说法,旗下的牧场没有发现类似的传染病,且当时的技术人员已经具备处置和治疗该传染病的准备。

在解决了传染病问题之后,现代牧业在年登陆港交所,成为国内第一个登陆资本市场的奶牛牧场企业,随后中国圣牧等企业也陆续进入了资本市场,上游牧业伴随着大量大牧场企业的出现,开始进入了第一个上升期。

但在年,伴随着上游牧场产量逐步饱和,遭遇了国外大包粉的倾销冲击国内原奶价格,由于大包粉价格低廉,很多下游企业选择采购大包粉,放弃使用国内原奶。迫于压力,包括现代牧业、中国圣牧在内的企业,开始加码下游产业建立自有品牌。但由于下游产业发展缓慢,虽然经营自有品牌和产品有利于现代牧业消化上游的原奶,并回笼资金,但短时间内无法产生利润,这导致了现代牧业承受了较大的经营压力。

最终,“白衣骑士“蒙牛入股现代牧业,持续为现代牧业输血,同时将现代牧业的下游业务全部转为自己旗下,使得现代牧业可以再次专注于上游产业。在年,现代牧业实现了扭亏为盈。尤其是在年,在国内原奶供应紧张的环境下,现代牧业稳定的原奶供应能力保证了头部企业的生产稳定性,同时提出了用5年时间实现“牛翻番、奶翻倍,收入利润翻两倍”的战略目标。

在年,行业开始进入争夺上游原奶产能的争夺。国内原奶价格一路上涨,使得乳企意识到上游产业稳定的重要性,在该轮奶价上涨中,明显可以看出大牧场的生产成本远低于小牧场,因而今年很多企业都在抢占牧场资源。在年,高丽娜提出了“五年领跑计划”,用5年的时间,实现牛、奶双翻番,即到年,奶牛存栏数增长至50万头,年产鲜奶达到万吨。

对于高丽娜的业绩,蒙牛集团总裁、现代牧业董事会主席卢敏放对外表示,21世纪初,高丽娜和现代牧业创始团队超前布局,证明了规模化养殖、集约化养殖是中国奶业更可行的、更科学的必经之路。高丽娜和现代牧业永远关联着,“无论是不是退休,她是不可能跟现代牧业之间画上句号的。后来者要有把现代牧业做大、做强的压力和责任”。

乳业专家宋亮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高丽娜在退休前对现代牧业做了优化和调整,能够实现管理层的平稳过渡,尤其是在易主蒙牛之后,现代牧业面对风险有着更强的抗压能力,即便未来奶价可能出现下行风险,也不用担心奶卖不出去,只是奶价高低的问题。“这样一来,高丽娜没有后顾之忧,才能安心退休。”

进入蒙牛时代

“是时候将公司的大旗交予下一任管理团队,为了这一天自己也准备了很久,只是当这天来临,还是心潮澎湃、感慨万千。虽然自己卸下了现代牧业总裁的职位,但自己的心还在这里,‘养牛人’这个身份也会伴随着自己一直走下去。”对于自己的卸任,高丽娜对外界表示。

根据现代牧业的公告,执行董事孙玉刚将被委任为公司执行总裁和授权代表,以及战略及发展委员会成员。内蒙古富源国际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朱晓辉将被委任为现代牧业非执行董事。周明笙将被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以及审核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及薪酬委员会成员。现代牧业非执行董事赵杰军将被委任为董事会副主席、战略及发展委员会主席。

据了解,新总裁孙玉刚曾任职现代牧业财务总监,在蒙牛也曾任职,此次接任现代牧业总裁预示着现代牧业正式进入“蒙牛时代”。

现代牧业进入蒙牛时代的背景,是伊利与蒙牛开始在上游牧业开始全方位的竞争。蒙牛除了控股现代牧业之外,还在年入主了中国圣牧。彼时,资本市场的三大奶源企业中国圣牧、现代牧业、辉山乳业,蒙牛已经控股其二。但伊利也不甘落后,日前,伊利控股的优然牧业登陆港交所。对于优然牧业的快速成长,现代牧业在内部就曾提出继续增加奶牛的存栏量,以保持对优然牧业的优势。除此之外,年,伊利通过全资子公司香港金港商贸控股有限公司收购新西兰第二大乳业合作社WestlandCo-OperativeDairyCompanyLimited(“威士兰”)。此项收购完成后,伊利将获得新西兰本土4%的原奶供应量。在去年的奶业D20峰会上,伊利集团执行总裁张剑秋表示,未来5年伊利将投入亿元,在资金、技术、良种奶牛、饲草种植等方面扶持上游奶业。

根据农业农村部发布的《中国奶业质量报告()》,年,国内标准化、规模化牧场已经成为发展主流,存栏头以上的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64%,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比年提高18.8个百分点。而规模化牧场现已实现%机械化挤奶,95%配备全混合日粮(TMR)搅拌车。

奶源的竞争主要缘于三个因素,首先是奶源的紧张,乳企对奶源的需求凸显;其次,乳业响应国家政策加强农业建设,即投入奶牛养殖业的建设和经营;此外,目前国内乳企在大力发展低温乳产品,使得生产必需的生鲜牛乳缺口加大。因此乳企需要通过收购或并购进一步控制奶源。宋亮告诉记者,在经济内循环的前提下,大牧场所具备的优势开始逐步显现,可以预测的是,未来上游产业将决定乳业在下游的市场方针,因而我们可以看到头部企业都开始着力布局上游产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