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Advances:揭示调节nk细胞抗肿瘤功能的新型卡控点分子
-09-26报道,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教授田志刚课题组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教授孙昊昱合作,在ScienceAdvances上,在线发表了以TIPE2isacheckpointofnaturalkillercellmaturationandantitumorimmunity为题的研究成果。该论文报道了TIPE2分子负调控NK细胞的功能成熟与抗肿瘤免疫应答,表明TIPE2是NK细胞的卡控点分子,提示靶向TIPE2或促进基于NK细胞的肿瘤免疫治疗策略。
原文:TIPE2isacheckpointofnaturalkillercellmaturationandantitumorimmunity
褪黑素增强射频诱导的NK抗肿瘤免疫,引起肿瘤代谢重编程,抑制多发性肺肿瘤的发展
-09-25报道,手术是早期肺癌多发肺结节的常见治疗方法,但在非治疗区常伴有其他结节的严重恶性问题。在本研究中,作者发现局部射频消融(RFA)和褪黑激素(MLT)的联合治疗通过最大限度地减少肺功能损伤和降低恶性转化或肿大,极大地改善了早期多发性肺结节肺癌患者的临床预后。机械上,RFA不仅能有效地去除治疗过的肿瘤,而且还能刺激抗肿瘤免疫,从而抑制非消融区域的肿瘤生长。
MLT增强RFA刺激的NK细胞活性,与RFA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残留肿瘤组织的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分析显示,肿瘤微环境中的氧化磷酸化增强、酸化和缺氧降低,提示RFA和MLT联合治疗后,肿瘤代谢发生了重编程。通过对残留肿瘤的分析,进一步发现肿瘤中MAPK、NF-kappaB、Wnt、Hedgehog信号通路活性被抑制,P53信号通路被上调,这与肿瘤生长受到抑制一致。RFA和MLT联合治疗也可逆转Warburg效应,降低肿瘤恶性程度。这些结果表明,RFA和MLT联合治疗可有效抑制未消融结节的恶性肿瘤,为治疗早期多发肺结节提供了一种创新的无创治疗策略。
手术组有代表性的早期肺肿瘤研究参与者的肺CT图像图片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