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节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警惕肺结节恶变趋势,根在生物学特性 [复制链接]

1#

警惕:肺结节恶变趋势,根在生物学特性

肺癌是人类健康危害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仍然是目前提高肺癌生存率的有效方法。目前随着CT的普及,特别是开展CT筛查肺癌之后,越来越多的肺结节被发现。

担心:概率虽小,但对于个体就是%

虽然全国各大肺癌专家反复对大众进行科普教育,“肺结节不等于早期肺癌,患者不必过度焦虑、惊慌,90%的结节不是肺癌”。但这种科普教育效果似乎不佳,焦虑恐慌在肺结节人群弥漫,究其原因,核心在于肺癌有很大概率致命,虽然肺结节是肺癌的概率只有10%或更低,但对于个体来说,有可能是%。更多的人在不停的问医生:“我的肺结节会恶变吗?”。

患者:医生不同的观点我该听谁的?

一旦检查出了肺结节,秉承“大毛病一定要多找一些医生看一下”的朴素的想法,患者经常找不同医生去看肺结节。然而,让很多患者困惑的是:不同的医生的对结节良恶性判断有可能截然不同,医院不同科室的医生的观点也不一样。“医生不同的观点我该听谁的?”

医生:这么多指南我该听谁的?

自然,病人有病就问医生。但医生又问谁呢?医生看各类共识与指南,各大指南告诉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做。但目前的指南却并不完全一致,结节大小的区分,随访复查的时间均有出入,导致很大程度上,医生加入了许多自己的判断与想法。所以导致了同样的结节,有的说要开,有的说可以观察;有的说3个月复查,有的说半年复查。

辩论:1厘米以下结节诊断是过度还是不足?

对于1厘米以下结节诊断是过度不是不足,全球肺癌一直争议不断。以下是正方与反方的逻辑:

正方诊断过度!

“1厘米以下的结节,即便它是肿瘤性病变,也属于惰性肿瘤,发展很慢,恶性程度低,生物学行为弱。往往好几年没有变化,或者轻微增大。

我们只要严密观察随访,在它出现增大、密度变高的时候及时处理,手术切除,这就足够了。因此没必要在它很小的时候就采取手术治疗。手术还是有各种风险的,切除的肺组织不可再生,手术后的肺功能会降低……所以我们的观点坚持如上,对小于1厘米结节随访观察,斟酌处理。”

反方诊断不足!

“对于肿瘤性的肺结节而言,对于一些生物特性恶性的肺结节,但就算它小于1厘米,也不能完全排除转移扩散的可能。如果它变大或者密度变高,再去斟酌处理,有可能会耽误病情。因为这个过程往往是癌细胞向四周浸润生长的结果,只有癌细胞浸润周边的组织到一定程度,才可以在CT上显示出增大或者密度变高、变实;这个浸润的过程会导致潜在的淋巴管、血管转移风险加大,导致鲜活的生命减短。每一个恶性的肺癌,都不是从亚厘米长大的?我们一定要坐等CT上有特征出现才干预,与我们之前坐等肺癌临床有特征才干预,如出一辙。这也是为什么CT很难发现早期小细胞肺癌的原因与逻辑,随访坐等CT出现变化才行动。”

惰性:结节不仅分良性,恶性,还分“良性、惰性、恶性”

还有一个观点,可能临床上大家非常熟悉,经常会听到说「那是个惰性的」。什么叫惰性的?即上皮来源的惰性病变,指这个病变是一个是癌前病变或者是肿瘤病变,它在相当一段时间里,不给予任何干预,也不会造成一个确切性的损害。因此这个结节如果长期不变,就是所谓「惰性的」。对于这部分惰性的肺癌,生物学行为无法激发肿瘤免疫应答,自然无法产生肺癌自身抗体。

结节恶变趋势:根在生物活性

癌症的本质是由于致癌因素的刺激造成正常细胞病变,身体中的免疫系统絮乱,无法及时识别并杀死癌细胞,癌细胞不断地繁殖生长,形成了癌症。癌症的本质是人体肿瘤细胞的生物行为。从逻辑上来讲,结节的影像学特征,更多是“果”,而不是“因”。结节恶变趋势:根在生物活性。

解读:肺癌自身抗体阳性与阴性

为了提高肺癌筛查技术,让广大肺癌高危人群受益,我院特引进唯一获得CFDA认证的最新肺癌血液检查技术-肺癌自身抗体检测,仅需2ml血液,即可进行肺癌筛查,无创、无辐射、简便易行。

“肺癌自身抗体检测”是核医学科近年引进的一个新兴超早期肺部肿瘤筛查项目,只需抽一管血,便可结合CT有效地进行肺癌初诊。

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影响下会产生肿瘤细胞,我们的免疫系统识别这些肿瘤细胞,做出应答,将生物信号放大,并且针对这些肿瘤细胞上的特异性抗原,产生相应的抗体,这些抗体就称为“自身抗体”。

肺癌自身抗体检测任意一个靶点阳性都是独立高危预测因子,此检测具有前瞻性,阳性结果提示肺癌发生相对风险高。针对高危人群,国家CT筛查指南推荐LDCT(低剂量螺旋CT)作为常规筛查手段。采用肺癌自身抗体检测作为补充检测手段,可以降低假阳性率的同时,还能降低小细胞肺癌和其他一些容易被CT漏诊的早期肺癌。

检测结果阳性,表明:结节进一步增殖,有恶变趋势;检测结果阴性,表明:结节保持稳定的可能性大,生物学倾向惰性,特别是在临床观察基础上,检测结果持续阳性甚至升高,这对于评估肺结节的生物学特征具有重要辅助诊断意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