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妈体检发现磨玻璃结节,选择不治疗,5年之后会变成什么样?
每年体检时,很多人都会听到一个让人不安的名词——磨玻璃结节(GGN)。
尤其是对于50岁以上的女性,这种情况更加常见。
但让人困惑的是,很多人其实并不知道磨玻璃结节是什么,也不明白它的严重性。一看到体检报告上出现这个词,心里在乎的只有:“这个是不是癌症?”
“需要治疗吗?”
还有一部分人觉得,既然没有任何明显的不适感,不如暂时搁置不管,甚至选择不治疗,抱着“看看会不会自然消失”的心态。
张阿姨就是在五年前的体检中,发现了一个小小的磨玻璃结节。
当时医生建议定期复查,并提醒她磨玻璃结节可能具有一定的恶变风险。
可是张阿姨觉得自己身体状况良好,生活中也没有明显的不适感,于是选择了不治疗,也没有定期去复查。
她心想,这个结节也许只是个普通的变化,不至于太过担心。
那么,磨玻璃结节到底是什么?如果不治疗,5年之后会变成什么样?
接下来我们将为大家详细解答这一问题。
在了解磨玻璃结节是否会恶化之前,首先需要搞清楚它到底是什么。
磨玻璃结节,听起来像是某种“顽固”病症,实际上它是一种通过CT扫描发现的肺部影像学特征。
由于它在影像片上看起来像是模糊的“磨砂玻璃”,因此得名“磨玻璃结节”。
从本质上来说,就是肺结节的一种。
磨玻璃结节的形成原因很复杂,可能和炎症、感染、纤维化、或者肿瘤等多种因素有关。
它的外观和边缘模糊,通常是由于肺部组织的异常增生引起的。
通常,磨玻璃结节有两种表现形式:纯磨玻璃结节和混合性磨玻璃结节。纯磨玻璃结节比较稳定,恶变的几率相对较低。
而混合性磨玻璃结节则要警惕得多,因为它往往是早期肺癌的一种表现形式。大部分混合性磨玻璃结节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在数年内发展成浸润性肺癌,这也是医生建议张阿姨复查的原因。
另外要注意的是,磨玻璃结节不像肺炎、肺结核那样伴随着明显的咳嗽、发热等症状,很多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没有不适感,这也是很多人选择不治疗的原因。
医生、患者,各有各的想法和理由。
如果真的选择不治疗,五年后磨玻璃结节的走向因个体差异和病变性质而异,大致可以分为几种情况:
第一种可能是完全没有异样。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良性的磨玻璃结节上,
它们可能在多年后仍然保持原状,既不会变大也不会出现边缘变化。对于这类患者来说,定期随访即可,也不需要进行手术切除,无需特别担心。
第二种可能是结节缓慢增大,但变化并不显著。这类磨玻璃结节虽然增大了,但可能仍然属于良性范围,恶变的风险较低。不过,这类情况仍然需要定期检查,以便确保没有进一步的恶性转变迹象。
第三种情况是结节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比如尺寸增大、边缘变得不规则,或从纯磨玻璃结节变为混合性磨玻璃结节。
这种情况下,大家就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了!
剩余35%未读最低0.32元/天订阅作者,解锁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