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节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生化检验特殊项目的临床意义一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郑华国 http://m.39.net/pf/a_4402684.html

读书笔记丨感恩并传承CTONG-中国肺癌原创临床研究

江浙沪地区历届重要肺癌论坛汇总(长三角地区肺癌论坛系列)

走进中国科医院(医院)I期临床试验病房

1.年第一届肺癌高峰论坛——非小细胞肺癌术后辅助治疗共识(.3.13-.3.14)

共识一:专家组推荐,对完全性切除术后的非小细胞肺癌,应给予含铂的两药术后辅助化疗

共识级别:1级

共识二:专家组建议,对IA期、支气管肺泡癌、全肺切除、PS≥2、有手术合并症致术后恢复慢和不适于使用铂类药物的患者不宜进行术后辅助化疗

共识级别:2B级

共识三:专家组建议辅助化疗不宜超过4周期

共识级别:2A级

共识四:专家组建议完全切除术后的非小细胞肺癌不需常规术后辅助放疗

共识级别:1级

共识五:专家组建议,对纵隔淋巴结清扫不合标准、淋巴结包膜外侵犯、多站N2转移或肿瘤距支气管切缘小于2厘米的患者行术后放疗

共识级别:2A级

(吴一龙,廖美琳,周清华)

2.年第二届肺癌高峰论坛——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放疗共识(.3.10-.3.11)

共识一:诊断时病理已明确为多站N2的IIIA期或干性IIIB期非小细胞肺癌,专家组推荐化疗和放疗联合应用的治疗模式

共识级别:2A级

共识二:专家组仍然推荐序贯化放疗作为临床实践中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标准治疗

共识级别:1级

共识三:序贯化放疗的常规模式为3周期的含铂两药方案后常规分割照射原发灶和临床可见的肺门和纵隔淋巴结(总量60-66Gy)

共识级别:2A级

共识四:在有条医院,建议进行非小细胞肺癌同期化放疗的研究。如果采用同期化放疗,建议采用每周一次的含铂方案。总剂量在顺铂总剂量应大于mg/m2,或卡铂应大于mg/m2。放疗程式采用每天1次的常规分割方案

共识级别:2A级

共识五:应高度重视贫血和放射性食管炎的预防和治疗,联合化放疗的研究随访期应至少两年以上

共识级别:2A级

(吴一龙,蒋国梁,廖美琳,王绿化,周清华,杨学宁,孙燕)

3.年第三届肺癌高峰论坛——支气管肺泡细胞癌之中国共识(.3.24-.3.25)

共识一:根据临床工作之需要,病理组织学应将具有支气管肺泡细胞癌特征的肺癌分为单纯的支气管肺泡细胞癌、支气管肺泡细胞癌伴局部浸润和具有支气管肺泡细胞癌特征的腺癌三种类型

共识级别:2A级

共识二:影像学上,支气管肺泡细胞癌可分为:孤立型(单个周围型结节)、多结节病灶型(3个以上病灶)和肺炎型三种类型

共识级别:2A级

共识三:从治疗学的角度,多结节病灶型的支气管肺泡细胞癌应分为可切除和不可切除两大类。如能做到完全性切除,同一肺叶或同一侧肺的多结节病灶型支气管肺泡细胞癌,也应积极手术治疗

共识级别:2A级

共识四:对完全性切除术后的单纯支气管肺泡细胞癌,不推荐辅助化疗和辅助放射治疗

共识级别:2B级

共识五:不宜手术的孤立型或局部复发的单病灶支气管肺泡细胞癌,首选适形放射治疗

共识级别:2B级

共识六:不能手术切除的晚期支气管肺泡细胞癌,化疗仍是值得考虑的一线治疗方案

共识级别:2B级

共识七:对晚期的支气管肺泡细胞癌,可采用EGFRTKI一线治疗方案

共识级别:2B级

共识八:只有极少部分的支气管肺泡细胞癌能从肺移植中获益

共识级别:3级

(吴一龙,蒋国梁,陆舜,周清华,张力)

4.年第四届肺癌高峰论坛——非小细胞肺癌孤立性转移处理共识(.3.8-.3.10)

共识一:原发性肺癌的孤立性转移病灶,应明确是真性孤立性转移还是假性孤立性转移;颅内病变推荐增强磁共振显像,颅外病变推荐PET或PET/CT显像

共识级别:2A级

共识二:对于同期发生的孤立性转移:原发病变为T1-2N0且能完全性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其肺原发病变和可切除的孤立性转移病变推荐手术治疗+全身治疗(化疗或靶向治疗);原发病变为T1-3N1且能完全性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其肺原发病变和可切除的孤立性转移病变推荐局部治疗(手术或放疗)+全身治疗(化疗或靶向治疗);原发病变为N2的非小细胞肺癌伴可切除的孤立性转移病变,推荐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肺原发病变如评估为不完全性切除,即使孤立性转移病变为可切除,也应以全身治疗为主

共识级别:2A级

共识三:对于异期发生的孤立性转移:原发性肺癌手术后异期发生的可切除孤立性转移,如果无瘤间期6个月,建议手术切除+全身治疗;如果无瘤间期6个月,建议适形放射治疗+全身治疗

共识级别:2B级

共识四:孤立性脑转移的处理:同期发生的有症状孤立性脑转移,如PS状态良好,建议的治疗模式为:手术切除孤立的脑转移病变+全脑放疗→全身化疗→手术切除原发性肺癌。同期发生的无症状孤立性脑转移,如PS状态良好,建议的治疗模式为:全身化疗3-4周期→手术切除孤立的脑转移病变+全脑放疗或脑转移病变的适形放疗→手术切除原发性肺癌

共识级别:2A级

共识五:孤立性肾上腺转移的处理:PS状态良好,同时肺的原发病变能完全切除的孤立性肾上腺转移,推荐手术切除或适形放疗+系统性全身化疗

共识级别:2B级

共识六:其他部位孤立性转移的处理:PS状态良好,同时肺的原发病变能完全切除的其他的孤立性颅外转移,建议手术切除或适形放疗+系统性全身化疗

共识级别:2B级

共识七:孤立性骨转移的处理:PS状态良好,承重骨的局限性转移伴功能障碍和疼痛,推荐手术治疗+放射治疗,继以全身治疗

共识级别:2B级

(吴一龙,蒋国梁,廖美琳,周清华,陆舜,王绿化,张力)

5.年第五届肺癌高峰论坛——非小细胞肺癌IIIAN2之处理共识(.3.7-.3.8)

共识一:ⅢAN2非小细胞肺癌,应进一步细分为ⅢA1、ⅢA2、ⅢA3、ⅢA4。ⅢA1:切除标本最后的病理学检查偶然发现的N2转移;ⅢA2:术中发现的单站淋巴结转移;ⅢA3:术前分期(纵隔镜、其它的淋巴结活检或PET/CT)发现的单站或多站淋巴结转移;ⅢA4:巨块或固定的多站N2淋巴结转移(CT扫描图上短径2厘米的淋巴结)

共识级别:2A级

共识二:影像学诊断的N2,应通过纵隔淋巴结活检证实

共识级别:1B级

共识三:完全性切除的N2(ⅢA1-ⅢA2)并且PS评分良好的患者,推荐含铂两药方案的术后辅助化疗

共识级别:1A级

共识四:完全性切除的N2(ⅢA1-ⅢA3)患者,不推荐术后常规辅助放射治疗和术后化放疗

共识级别:2B级

共识五:对N2(ⅢA3)的非小细胞肺癌,推荐含铂方案的化放疗模式(同期优于序贯)

共识级别:2A级

共识六:对N2(ⅢA3)非小细胞肺癌化放疗(45Gy)有效同时PS评分为0-1者,推荐肺叶切除术+纵隔淋巴结清扫,不推荐全肺切除术。如需全肺切除,则不应手术而采用继续放疗

共识级别:2B级

共识七:PS评分良好(0-1)的N2(ⅢA4)患者,推荐化放疗联合治疗(同期优于序贯),不推荐单独的放射治疗

共识级别:1B级

(吴一龙,蒋国梁,廖美琳,周清华,陆舜,张力,王俊,王绿化)

6.年第六届肺癌高峰论坛——孤立性肺结节的处理共识(.3.7-.3.8)

共识一:孤立性肺结节指的是单一的、边界清楚的、影像不透明的、直径小于或等于3cm、周围为含气肺组织所包绕的病变,没有肺不张、肺门增大或胸腔积液表现的肺部结节

共识级别:1A级

共识二:根据SPN之直径,可将大于或等于8mm而小于或等于3cm的孤立性肺结节称为典型的SPN,将小于8mm的肺部结节称为小结节

共识级别:1B级

共识三:一旦发现肺部典型性孤立性结节,应采用经过验证的方法进行良恶性的判别,这些方法包括:影像学上的形态学分析、孤立性结节的倍增时间、PET/CT或动态增强CT扫描检查、恶性概率计算等

共识级别:1B级

共识四:恶性概率3%为低概率,可采取影像学观察的策略,恶性概率在3%-68%的应进一步检查,恶性概率68%的,应以胸腔镜辅助下或完全性的胸腔镜下的楔形切除为主,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检查如为恶性,应行肺叶切除+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除术

共识级别:2A级

共识五:肺小结节患者的处理以临床观察为主。在制定观察策略之前,可先将患者按有没有肺癌危险因素分为两组。肺癌危险因素指的是:有吸烟史;年龄超过60岁;有肺癌史或肺外其他癌病史

共识级别:2B级

(吴一龙,蒋国梁,廖美琳,周清华,陆舜,王俊,王长利,傅渝,程颖,赫捷,张力,杨学宁,许林,*诚,汤鹏,毛伟敏,周彩存,宋启斌,周清)

7.年第七届肺癌高峰论坛——生物标志物预测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共识(.3.11-.3.13)

共识一:EGFR突变是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治疗晚期NSCLC的疗效预测因子,推荐对初治的晚期NSCLC患者进行EGFR突变的检测,并根据EGFR突变状态决定患者的治疗策略。对于EGFR突变状态未知的患者,不推荐一线使用EGFRTKI

共识级别:1A级

共识二:对于早期和局部晚期NSCLC,目前的证据尚不能确定EGFR突变是否可作为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的疗效预测因子

共识级别:2B级

共识三:推荐直接测序法作为目前EGFR突变检测的首选方法

共识级别:2B级

共识四:外周血EGFR突变检测可用于EGFR突变筛查

共识级别:2B级

共识五:KRAS突变是早期NSCLC辅助化疗不能获益的预测因子,但尚不能用于晚期NSCLC小分子TKI抑制剂的疗效预测

共识级别:2B级

共识六:ERCC1阳性表达可作为铂类耐药的预测因子,但还不足以推荐临床常规检测

共识级别:2B级

共识七:RRM1过表达可作为吉西他滨耐药的预测因子,但尚不足以推荐常规检测应用

共识级别:2B级

共识八:β-tubulinIII阳性表达可能是抗微管类药物敏感的预测因子,尚不足以推荐常规检测和应用

共识级别:3级

(吴一龙,廖美琳,周清华,王长利,陆舜,莫树锦,周彩存,王洁,马胜林,王绿化,张绪超,王俊,程颖,赫捷,许林,*诚,毛伟敏,宋启斌,傅小龙,杨衿记,徐崇锐,杨学宁)

8.年第八届肺癌高峰论坛——EGFR突变型肺癌的处理共识(.3.10-.3.12)

共识一:推荐对EGFR突变型晚期NSCLC一线使用EGFR-TKI,直至疾病进展或*性不能耐受;对于EGFR突变状态未知的患者,不推荐一线使用EGFR-TKI

共识级别:1A级

共识二:一线化疗过程中才知道的EGFR突变型NSCLC,不推荐立即转换或联用EGFR-TKI;一线使用化疗的EGFR突变型患者,建议将EGFR-TKI作为维持治疗或二线使用

共识级别:1B级

共识三:不推荐对早期EGFR突变型肺癌行术后辅助EGFR-TKI治疗;建议进行EGFR突变型早期NSCLC术前或术后辅助EGFR-TKI治疗的临床研究

共识级别:2B级

共识四:不推荐对EGFR突变型局部晚期NSCLC行同步化放疗后的EGFRTKI维持治疗;不推荐对EGFR突变型局部晚期NSCLC行同步化放疗联合EGFR-TKI

共识级别:2B级

(吴一龙,孙燕,廖美琳,周清华,王长利,陆舜,周彩存,王洁,马胜林,毛伟敏,王俊,许林,傅小龙,宋启斌,朱广迎,程颖,韩宝惠,*诚,王震)

9.年第九届肺癌高峰论坛——小细胞肺癌处理共识(.3.1-.3.3)

共识一:T1-2N0-1的小细胞肺癌,推荐的治疗模式为肺叶切除和淋巴结清扫+术后含铂两药方案的化疗

共识级别:2B级

共识二:术后N2的小细胞肺癌,在化学治疗基础上,应考虑术后放射治疗;N1小细胞肺癌术后放射治疗的作用不清楚

共识级别:2A级

共识三:治疗有效的小细胞肺癌,推荐预防性脑放疗;对于局限期小细胞肺癌,预防性脑放疗开始于确认的完全缓解后;对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预防性脑放疗开始于化疗结束后

共识级别:1B级

共识四:年龄65岁,或有严重的合并症,或PS2,或神经认知功能受损的小细胞肺癌,预防性脑放疗应谨慎进行

共识级别:2B级

共识五:伊立替康+顺铂或卡铂是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可选择的一线治疗方案

共识级别:1B级

共识六:小细胞肺癌的二线治疗策略,根据敏感耐药、继发耐药、原发耐药三种情况分别制定

共识级别:1B级

(吴一龙,廖美琳,周清华,程颖,王长利,王绿化,陆舜,傅小龙,周彩存,*诚,莫树锦,罗东兰,杨学宁,王洁,陈海泉,卢铀,王俊,马胜林,许林,毛伟敏,冯继峰,宋启斌,伍钢,朱广迎,王震)

10.年第十届肺癌高峰论坛——非小细胞肺癌小分子靶向药物耐药处理共识(.3.8-.3.9)

共识一:EGFR突变型肺癌,建议检测BIM,以发现原发性耐药患者

共识级别:3级

共识二:对EGFRTKI耐药的突变型肺癌,建议重新活检以明确耐药的分子机制,鼓励患者参加相应的临床试验

共识级别:2A级

共识三:对EGFRTKI继发耐药的无症状缓慢进展突变型肺癌,建议继续使用EGFRTKI

共识级别:2B级

共识四:表现为孤立进展的EGFRTKI继发耐药,建议在继续使用EGFRTKI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局部治疗,局部治疗手段的选择以最小创伤为基本原则

共识级别:2B级

共识五:对EGFRTKI获益、继发耐药后接受细胞*药物治疗再次耐药的EGFR突变型患者,可考虑再程使用EGFRTKI,但不推荐立即转换第二种EGFRTKI

共识级别:2B级

(吴一龙,廖美琳,周清华,蒋国梁,陆舜,王洁,程颖,张力,张绪超,刘晓晴,韩宝惠,钟文昭,周彩存,宋勇,马胜林,王长利,杨学宁,毛伟敏,王俊,许林,陈海泉,傅小龙,冯继峰,宋启斌,于世英,伍钢,朱广迎,陈公琰,熊建萍,杨衿记,王建*,陈克能,申屠阳,张沂平,胡艳萍,于丁,宋怒平,胡成平,宋向群,常建华,陈刚,张贺龙,李伟雄,王震)

11.年第十一届肺癌高峰论坛——常见的肺癌治疗决策(.3.6-.3.7)

共识一:在和患者及其家属讨论治疗获益、潜在危害和高昂费用之前,不要给各期肺癌患者进行细胞生物免疫治疗

共识级别:1B级

共识二:仅有血清标志物(如CEA)的升高而没有影像学进展的证据时,不要改变肺癌原有的治疗策略

共识级别:2A级

共识三:在和患者及其家属讨论治疗获益、潜在危害和高昂费用之前,不要给早期肺癌术后患者、局部晚期肺癌患者进行螺旋断层放疗(Tomo)

共识级别:2B级

共识四:在有标准治疗方法的情况下,不要给肺癌患者开展缺乏临床证据的所谓新技术新疗法

共识级别:1B级

(吴一龙,王长利,廖美琳,陆舜,周彩存,傅小龙,钟文昭,毛伟敏,程颖,卢铀,刘云鹏,王洁,*诚,冯继锋,周清华,蒋国梁,王俊,王绿化,陈晓媛,马胜林,王群,张力,王震,白春学,常建华,陈刚,陈海泉,陈克能,程刚,崔久嵬,范云,顾春东,韩宝惠,侯梅,胡成平,胡艳萍,焦顺昌,李峻岭,李伟雄,梁*,刘晓晴,马智勇,乔贵宾,申屠阳,宋启斌,宋怒平,宋向群,宋勇,王建*,王思愚,伍钢,熊建萍,许林,杨衿记,杨学宁,于丁,于世英,张贺龙,张力,张绪超,张沂平,赵明芳,赵琼,周建英,朱广迎)

12.年第十二届肺癌高峰论坛——靶向治疗:新问题、新探索(.3.6-.3.7)

1.辅助靶向治疗

1.1共识一:术后靶向治疗目前没有确切的应用证据

共识级别:2A级

1.2共识二:没有选择人群的术后靶向治疗难于让患者获益,尤其是I期患者

共识级别:2A级

1.3共识三:在没有明显获益的情况下,目前TKIs的安全性不支持长期辅助用药

共识级别:2A级

1.4共识四:液体活检可能在辅助靶向治疗的使用上扮演重要角色

共识级别:2B级

2.EGFR19外显子缺失和21外显子LR突变

2.1共识一:从治疗学角度,将EGFR19外显子缺失和21外显子LR突变作为两个相对独立的疾病是合理的

共识级别:1B级

2.2共识二:尽管EGFR21外显子LR突变总生存获益似乎倾向于先化疗后TKIs,但鉴

于TKIs长的PFS和好的生活质量,仍然推荐TKIs作为EGFR21外显子LR突变的一线治疗

共识级别:1B级

2.3共识三:建议探索针对EGFR21外显子LR突变新的治疗策略

共识级别:2A级

3.IMPRESS研究的启示

3.1共识一:TKIs耐药呈现异质性,需根据异质性决定耐药的治疗策略

共识级别:2A级

3.2共识二:耐药后不推荐联合使用TKIs和化疗

共识级别:2B级

3.3共识三:如果选择化疗,建议转换为培美曲塞

共识级别:2B级

3.4共识四:推荐根据耐药机制参加相应的临床试验

共识级别:2A级

(吴一龙,孙燕,王长利,廖美琳,周清华,陆舜,程颖,周彩存,王洁,张力,陈晓媛,毛伟敏,蒋国梁,王俊,王群,冯继锋,傅小龙,于丁,*诚,梁*,于世英,马胜林,杨衿记,徐崇锐)

13.年第十三届肺癌高峰论坛——液体活检:规范与精准同行(.3.4-.3.5)

共识一:精准医学是一项系统工程

共识级别:1B级

共识二:液体活检包括血液循环肿瘤细胞、血浆游离DNA和外泌体

共识级别:2A级

共识三::检测已知的、单个临床可药物抑制的靶点,液体活检技术推荐ARMS方法;检测已知的、多个平行临床可药物抑制的靶点,液体活检技术推荐NGS方法

共识级别:2A级

共识四:用于发现未知基因,探索疗效监测、预后判断和发现耐药机制等,液体活检技术建议使用NGS

共识级别:2A级

共识五:CTC和ctDNA可能用于肺癌早期诊断和复发监测,但目前仅限于科研探索

共识级别:2A级

共识六:NGS用于临床研究,需平衡患者利益、伦理要求和科学发现之间的关系,以患者利益为至上

共识级别:2A级

(吴一龙,王长利,孙燕,廖美琳,管忠震,杨志敏,周清华,陆舜,程颖,刘晓晴,张绪超,周彩存,王洁,周清,宋勇,韩宝惠,马智勇,*,王群,揣少坤,邵阳,何伟,朱冠山,熊磊,王建*,陈克能,张力,毛伟敏,马胜林,冯继锋,杨学宁,许林,陈刚,赵健,宋启斌,申屠阳,乔贵宾,于丁,于世英,胡毅,陈明,陈公琰,范云,张贺龙,梁*,朱广迎,崔久嵬,杨衿记,赵琼,赵明芳,卢铀,常建华,李峻岭,杨跃,胡洁,顾春东,张一辰,钟文昭)

14.年第十四届肺癌高峰论坛——免疫治疗:在混沌与曙光中探索(.3.3-.3.4)

共识一:目前肺癌免疫治疗特指Checkpoint抑制剂治疗

共识级别:2A级

共识二:Checkpoint抑制剂目前不推荐用于驱动基因突变型患者

共识级别:1A级

共识三:选择特异性肿瘤患者能更好满足免疫治疗价值策略

共识级别:1B级

共识四:需高度重视Checkpoint抑制剂的*副作用

共识级别:2A级

共识五:目前需探索克服Checkpoint抑制剂耐药的策略

共识级别:2A级

(吴一龙,王长利,廖美琳,管忠震,高晨燕,陆舜,赵明芳,王洁,刘晓晴,杨衿记,梁*,毛伟敏,韩宝惠,张绪超,宋勇,冯继锋,马胜林,伍钢,周彩存,陈克能,程颖,何勇,陈椿,王群,林基祯,朱波,刘云鹏,胡毅,乔贵宾,周清,宋启斌,吴楠,邬麟,*诚,傅小龙,熊建萍,胡洁,胡成平,常建华,赵琼,赵*,周鹏辉,马智勇,陈元,张贺龙,*,王建*,潘跃银,杨学宁,范云,刘喆,樊旼,杨农,孙浩,钟文昭)

15.年第十五届肺癌高峰论坛——肺癌脑(膜)转移诊断治疗共识(.3.3-.3.4)

共识一:肺癌脑(膜)转移的诊断需结合中枢神经功能、颅脑影像学和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结果三要素综合考虑,一旦诊断成立,推荐使用GPA进行分级分型;有条件者可考虑行CSF的二代测序检查

共识级别:2A级

共识二:建议临床试验应尽量包括脑转移患者以保证试验结果的普适性;推荐RECIST结合RANO?BM作为疗效评价标准;建议临床试验的终点指标应包括脑和脑膜转移的疗效评价指标,颅内疗效评价和全身疗效评价应联合应用

共识级别:2A级

共识三:对于脑(膜)转移伴有EGFR或ALK等驱动基因阳性的NSCLC,推荐TKI为首选治疗;建议探索多发脑转移TKI序贯或联合全脑放疗的临床试验

共识级别:2A级

共识四:对于驱动基因阴性的肺癌脑(膜)转移患者,放疗、全身化疗、鞘内化疗仍是主要的治疗方案。在传统治疗干预的基础上,可探索联合应用抗血管生成药物或Checkpoint抑制剂

共识级别:2B级

(吴一龙,陆舜,王长利,陈晓媛,程颖,范云,赵明芳,刘晓晴,陈明,周彩存,王洁,*诚,伍钢,*,毛伟敏,许林,王绿化,张力,周清华,陈椿,邬麟,王启鸣,*飚,江本元,张绪超,陈丽昆,刘云鹏,胡洁,冯继锋,杨衿记,张力,胡成平,傅小龙,周清,常建华,刘安文,周建英,宋启斌,朱广迎,宋勇,蔡修宇,*云超,胡艳萍,董晓荣,陈克能,张真发,陈元,韩宝惠,马智勇,陈海泉,徐世东,赵琼,王丽萍,李强,涂海燕,李峻岭,杨学宁,崔久嵬,牟巨伟,周德祥,钟文昭,王群,乔贵宾,揣少坤,阎海,廖美琳,管忠震,孙浩)

16.年第十六届肺癌高峰论坛——早期肺癌围术期治疗专家共识(.3.1-.3.2)

共识一:肺癌围术期治疗概述

?尽管肺癌患者接受了完全性切除手术,但所有的术后患者都存在复发转移的危险,危险度随分期的增加而增加;

?远处转移是肺癌术后复发的最常见模式,辅助或新辅助治疗应该重点

分享 转发
TOP
2#

1、同型半胱氨酸(HCY)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冠心病一个独立、重要的危险因素,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引发冠心病的原因可能是通过促进氧自由基和过氧化氢的生成,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性作用,以及促进动脉平滑肌细胞增生、激活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从而导致病人动脉粥样硬化和栓塞。大量研究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在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栓塞性疾病如脑血管病、冠心病和静脉血栓等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已被认为是独立的危险因素之一,可以作为判断心、脑血管疾病危险性的独立指标,并认为与传统的指标相比,同型半胱氨酸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升高可预测不稳定性心纹痛的发生。对动脉粥样硬化危险性的评价。Hs-CRP和TC、HDL-C联合分析,可提高预测冠心病的准确性。3、尿液小分子蛋白质检测新项目:1)β2-微球:肾小管、肾小球损伤早期诊断,可测定血或尿,可协助诊断恶性肿瘤疾病。肾小管、肾小球损伤早期诊断,可测定血或尿,可协助诊断恶性肿瘤疾病。

2)血清胱抑素C是一个比较接近理想的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内源性标志物

3)视*醇结合蛋白(RBP):肾脏疾病特别是肾小管损伤疾病的良好指标(近曲小管)4)尿微量白蛋白(mALB):对肾脏损伤的早期诊断有积极的24H尿微量白蛋白测定,可以用于监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脏损伤情况;也可用随机尿,配合NAG、和β2-微球蛋白监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脏损伤情况4、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高血压用药监测、冠心病诊断的重要指标β2-微球蛋白(β2-MG):肾小管、肾小球损伤早期诊断,可测定血或尿,可协助诊断恶性肿瘤疾病。ACE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结节病诊断指标;高血压用药监测。5、脂蛋白a(Lp(a))据11月15日出版的《血液》杂志报道,血清Lp(a)脂蛋白水平升高是静脉血栓栓塞的一个常见而独立的危险因素,而且可能参与有其他凝血酶原缺陷者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发生6、铁蛋白(FER):是诊断缺铁性贫血最可靠和最敏感的指标。急性白血病FER升高,并以急非淋最显著。FER是原发性肝癌的第二肝癌标志物。冠心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危险因素之一是FER升高。7、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测定(NAG)

NAG属溶酶体酸性水解酶类,存在于人体各组织器官、体液、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等的溶酶体内,脏器中以肾脏含量最为丰富,尿中该酶主要来源于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尿NAG作为检测肾功能损伤的敏感指标,已作为非侵入性的肾功能实验。尿液NAG活性增高:见于急慢性肾炎、休克引起的肾功能衰竭,肾病综合症,中*性肾病,流行性出血热,是肾脏损害的敏感标志。NAG可用于肾肿瘤的辅助诊断。据报道肾恶性肿瘤尿NAG显著升高,其高低与肿瘤大小,肾实质破损程度有关。肾移植病人,尿NAG测定可早期发现排斥反应,一般在临床各种指征出现前1~3天即有尿NAG升高。糖尿病肾病尿NAG明显升高。血清NAG活性增高:见于急慢性肾炎、尿*症、肾病综合症、肝硬化,慢性活动性肝炎晚期,肝组织纤维化倾向者;但是中晚期妊娠NAG活性也增高,它是胎盘成熟度的一个指标,如果中晚期妊娠NAG活性突然降低,应警惕胎盘钙化的可能。尿-N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测定(NAG)主要用于肾脏疾病诊断治疗效果评价。8、血清α-L-岩藻糖苷酶测定(AFU)

α-L-岩藻糖苷酶(Fucosidase,AFU,α-L-岩藻糖苷-岩藻糖水解酶,EC3.2.1.51)属溶酶体酸性水解酶类,存在于人体肝、脑、肺、肾、胰、纤维细胞和白细胞等的溶酶体内,血清及尿液中亦含有一定量的酶。AFU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参与含岩藻糖基的糖蛋白、糖脂等生物活性大分子的分解代谢。遗传性AFU缺乏症患者,从上述生物大分子中水解岩藻糖基的反应受阻,引起岩藻糖蓄积病,患儿多在5~6岁死亡。血清AFU测定,过去主要用于岩藻糖蓄积病的诊断,80年代以来,国内外有许多文献报道,在肝细胞癌时,血清AFU活力升高,其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好,尤其对甲胎蛋白阴性肝细胞癌与肝脏其他占位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血清AFU作为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一个新标记物,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良好。血清AFU(α-L-岩藻糖苷酶):血清AFU可以作为血清AFP的良好之互补手段,成为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疗效观察和术后随访的敏感而特异的标志物。迄今血清甲胎蛋白水平测定仍是原发性肝癌临床诊断最特异的肿瘤标记物,然而,在甲胎蛋白阴性的原发性肝癌病例中,大约有70~85%出现AFU阳性结果,而且小肝癌(肿瘤直径3CM)患者血清AFU的阳性率高于甲胎蛋白。同时测定AFU活性与血清甲胎蛋白水平可使原发性肝癌的阳性检出率从检测甲胎蛋白的70%左右提高到90~95%左右。另外,对肝细胞癌的疗效观察、监测复发有重要参考价值。肝癌术后AFU活性很快下降,其下降速度根据切除肝标本断面血管内有无癌栓而不同。有癌栓者术后两周内AFU不能降至正常,而无癌栓者术后一周内即可恢复正常水平。若以后AFU水平再度上升,则提示肝癌复发。因此,检测血清AFU活性,对肝癌高发人群的筛查、肝癌的早期诊断以及肝癌的疗效观察均有重要意义9.D-二聚体(D-D)

即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的水平升高,表明体内存在着频繁的纤维蛋白降解过程,因此,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是深静脉血栓(DVT),肺栓塞(PE),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关键指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