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节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免疫相关性肺炎诊治要点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治疗的医院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Meta分析结果显示,肺癌患者CIP的总发生率及重度CIP的发生率均高于其他肿瘤患者。致死性CIP的发生率为0.2%~0.5%,CIP是免疫治疗相关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Meta分析结果显示ICIs单药治疗NSCLC时的CIP总发生率为3.1%~4.1%,重度CIP的发生率为1.4%。

一项荟萃分析结果显示,PD?1抑制剂与PD?L1抑制剂相比,前者CIP的发生率较高(3.6%,1.3%)且重度CIP发生率高(1.1%,0.4%),但由于缺乏头对头的研究,PD?1与PD?L1抑制剂引起的CIP的发生率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还有待研究证实。

CIP的发病时间从第1次使用ICIs后数小时至24个月不等,中位发病时间为2~3个月,CIP的发病时间可能晚于大多数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PD?1抑制剂与CTLA?4抑制剂联合治疗时CIP的发病时间有提前的趋势。重度CIP一般常发生于免疫治疗开始后6个月,但鉴于免疫反应的滞后性和持续性,CIP可发生在免疫治疗中的任何时间.应全程检测与随访。

CIP的危险因素:

(1)联合治疗:与ICIs单药治疗相比,免疫联合治疗(如双免疫联合治疗、免疫联合化疗、免疫联合放疗、免疫联合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可增加发生CIP的风险。

(2):高龄(年龄≥70岁)、亚洲人群、有烟草暴露史、有肺部基础疾病、基线肺功能受损及多线治疗等可能与CIP的发生有关。

CIP的临床表现:

(1)缺乏典型临床症状,1/3的患者发病时可无症状。

(2)通常CIP可表现为新发或加重的呼吸困难、咳嗽、胸痛、发热及乏力等。

(3)CIP常见的体征缺乏特异性,可出现呼吸频率增快、口唇发绀、肺部可闻及湿性啰音或Velcro啰音等。

CIP的影像学检查:

(1)推荐肺部CT。

(2)主要表现为双肺野散在或弥漫性磨玻璃影、斑片状实变影、小叶间隔增厚、网格影、牵拉性支气管扩张及纤维条索影等。

(3)其他表现:免疫相关性肺损伤可引起胸腔积液和肺结节病样肉芽肿性反应。

免疫相关性肺炎本质上是间质性炎症,主要有四种影像模式:COP、NISP、HP、AIP/ARDS。

最常见模式是COP(隐源性机化性肺炎,表现为沿支气管束、胸膜下分布的突变及磨玻璃影,拱形改变,反晕征,结节伴支气管充气征)。

双肺磨玻璃影是CIP最常见的影像征象,绝大多数见于双肺,内可见增厚的小叶内间质增厚呈细网状,提示为间质性肺炎,典型位置位于胸膜下及中下肺。

注意:

如果是单侧肺的炎性病变诊断CIP要慎重;

树芽征、支气管壁增厚常提示为感染性病变;

低密度坏死和空洞罕见于免疫学肺炎;

沿支气管树分布的磨玻璃影(腺泡影)常提示炎症的支气管播散。

CIP的影像学分级:

1级:病变局限于1个肺叶或25%的肺脏受累;

2级:病变累及多于1个肺叶或25%~50%的肺脏受累;

3级:病变累及50%的肺脏,未累及全肺;

4级:病变累及全肺。

CIP的临床症状分级(CTCAE4.0):

1级:无症状,仅临床检查发现;

2级:新发的呼吸困难、咳嗽、胸痛等,或原有症状加重,影响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

3级:症状严重,生活自理能力受限;

4级:有危及生命的呼吸系统症状,需要呼吸支持治疗。

CIP的诊断标准

(1)ICIs用药史。

(2)新出现的肺部阴影(如磨玻璃影、斑片实变影、小叶间隔增厚、网格影、牵拉性支气管扩张及纤维条索影等)。

(3)除外肺部感染、肺部肿瘤进展、其他原因引起的肺间质性疾病、肺血管炎、肺栓塞及肺水肿等。

同时符合以上3条即可诊断为CIP。

如果符合以下条件可进一步支持CIP的诊断:

新发或加重的呼吸困难、咳嗽、胸痛、发热及乏力等;

动脉血气分析提示低氧血症,肺功能检查提示DLCO降低,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诊断不明时可进行活检,活检方式包括支气管镜下活检、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或胸腔镜下肺活检,活检方式的选择取决于病灶的位置和分布及患者的一般状况,进行活检前需要进行风险获益评估。

CIP的分级治疗

(一)轻度CIP(1级)

应酌情推迟ICIs治疗。

对症支持治疗。

密切随诊,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症状、体征及血氧饱和度;检测血常规、血生化、感染指标、动脉血气及肺功能等指标;如果症状加重及时行胸部CT检查。如病情进展可按更高级别处理。

如果不能排除合并感染,建议加用抗感染治疗。

患者症状缓解且肺部影像学检查证实病情痊愈,可考虑重新使用ICIs治疗。

(二)中度CIP(2级)

暂停ICIs治疗。

住院治疗。

积极氧疗,必要时使用高流量或无创通气。

止咳平喘等对症支持治疗。

糖皮质激素(激素)治疗:先静脉给药,改善后口服,如甲泼尼龙1~2mg·kg-1·d-1或等效药物;激素治疗至症状及影像学改善后逐渐减量,治疗疗程6周。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每天观察症状体征,监测血氧饱和度;检测血常规、血生化、感染指标、凝血指标及动脉血气,监测肺功能;如果症状加重应及时行胸部CT检查。激素治疗48~72h后症状无改善或加重,按照更高级别处理。

如不能排除合并感染,建议加用抗感染治疗。

症状缓解且胸部影像学检查证实病情痊愈,个体化权衡利弊,评估能否再次使用ICIs治疗。

(三)重度CIP(≥3级)

可考虑永久性停用ICIs。

住院治疗,如病情需要可入住ICU。

积极进行氧疗,保证氧合状态。必要时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或体外膜肺氧合治疗。

对症支持及生命支持治疗。

激素治疗:静脉给予中至大剂量激素,如甲泼尼龙2~4mg·kg-1·d-1或等效药物;激素治疗至症状及影像学改善后逐渐减量,疗程8周。

大剂量激素治疗期间可预防性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及补充钙剂。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每天观察症状和体征,监测血氧饱和度、血压及血糖水平、血常规、血生化、感染指标、凝血指标及动脉血气;48~72h后行床旁X线胸片,如果病情允许可行胸部CT检查。

如果病情进展可考虑加用免疫球蛋白和(或)免疫抑制剂治疗。

如果不能排除合并感染,建议加用抗感染治疗。

大多数轻度及中度CIP患者的预后良好,超过2/3的CIP患者可通过停用ICIs或使用激素治疗得到缓解或治愈,对激素反应不佳的患者预后较差。

多项研究结果显示CIP治愈后再次使用ICIs治疗的复发率为25%~30%。

曾发生过重度CIP的患者可考虑永久停用ICIs,发生过中度CIP且得到缓解或治愈的患者应充分权衡利弊,再决定是否继续进行免疫治疗。

再次使用ICIs时需密切监测不良反应,如果再次发生CIP,建议永久停用ICIs。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