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秋冬季节的来临,天气逐渐变得干燥。我最近在门诊上发现以“口干”“眼干”“鼻干”等症状来就诊的患者逐渐增多,可能与“秋燥”天气因素关系很大。但是,并非大家都会出现这些症状,还是与个人体质和疾病本身密切相关,这个疾病就是我们风湿免疫科的常见病“干燥综合征”。今天通过一个病例给大家普及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三个月前,年近50岁的王女士家人去世,她悲痛欲绝,然而却欲哭无泪。进入秋季,王女士眼干加重,同时口干明显。经朋友介绍来我们风湿免疫科就诊。
见到王女士的第一眼,我发现她比较疲惫,焦虑,随身还带着一个茶杯。她诉说,除了眼干之外,口干也很明显,有时鼻腔也干,常常伴有乏力,咽痛,牙齿都开始变黑脱落,全身关节肌肉疼痛,腰痛,失眠,夫妻生活也不和谐。曾先后到眼科、疼痛科、呼吸科、妇科、内分泌科就诊,服用了不少中西药物效果不佳。我根据她的具体情况开了化验单,结果发现抗核抗体、抗SSA/Ro-52/SSB(+),IgG明显升高,还做了唇腺活检,最后确诊是干燥综合征。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以侵犯泪腺、唾液腺等为主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病,严重者可累及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以及肌肉、关节等组织,容易造成多系统、多器官的损伤。目前该病的发病原因、机理尚不明确,但普遍认为与遗传、免疫、性激素、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由于大量淋巴细胞浸润人体泪腺、颌下腺、腮腺及内脏等外分泌腺体中,导致腺体破坏,引起腺体分泌功能障碍而呈现各种干燥症状。典型表现主要为口干,唾液减少,甚至吃干食必须水送;眼干,有异物感,泪液减少,甚至无泪;多发龋齿或猖獗齿;反复的腮腺肿大,阴道干涩等等。有的出现四肢关节疼痛,下肢紫癜样红斑,失眠,干咳,肝脏损伤,血小板减少,低钾血症等等。
此病发病率约为7‰,其中90%患者为女性,年龄在40~50岁易高发。但误诊率、漏诊率也非常高。医院曾对已确诊的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进行了分析,由最初出现症状到最终确诊,这一过程最长的用了20年,平均为7.8年。可见大部分患者都走了不少弯路,很多情况下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这个病西医目前效果不佳,中药治疗有较好的优势,但有的患者治疗确实很棘手。中医认为,本病属于“燥痹”范畴,主要是肺胃肝肾阴虚导致;或因情志不畅,肝气郁结而化火,耗伤阴津。秋季天气干燥,容易诱发或加重。
我根据王女士的症状、舌脉,制定了一个方剂养阴清热,服用2周后口干眼干都有明显好转,炎症指标明显下降,睡眠也好了,又让她坚持服用1个月巩固疗效。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