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来源: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中国肺癌防治联盟专家组.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年版).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47(08):-.
在安徽的一座小城,47岁的孙超经营着一家小杂货店,为了维持店铺的运转和增加收入,他每天从早到晚守在店里,常常忙到深夜才关门,长期不规律的作息和繁重的工作压力,让他的身体逐渐亮起了红灯,只是他自己并未察觉。
年2月15日,在家人的再三催促下,孙医院做了一次全面体检。体检报告出来时,大部分指标都还算正常,但胸部CT的结果却让他有些担忧。报告显示,他的左肺下叶背段有一个约4mm×3mm的磨玻璃密度结节,边界较为清晰。孙超拿着报告,心里满是疑惑,赶忙去问医生:“医生,我这肺上的结节是啥情况?严不严重啊?”
医生耐心地解释道:“肺结节是指在肺部影像学检查中发现的直径小于等于3厘米的类圆形病灶。你这个结节目前比较小,属于微小结节,暂时不用太担心,也不需要手术。不过,你得改变一下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尽量规律作息,定期来复查,观察结节有没有变化。”孙超听了医生的话,虽然心里还是有点忐忑,但想着医生说问题不大,便也没太放在心上,依旧全身心地扑在店里的生意上。
年4月20日,孙超像往常一样在店里忙碌着。突然,他感觉一阵强烈的胸闷袭来,仿佛有一块巨石压在胸口,让他呼吸都变得困难。他不得不停下手中的活,扶着柜台大口喘气。缓了好一会儿,胸闷的感觉才稍微减轻一些。可紧接着,他开始剧烈咳嗽起来,咳得面红耳赤,眼泪都快出来了。这阵咳嗽持续了好几分钟,好不容易停下来,他吐出一口带着血丝的痰液,这可把他吓坏了。
当天晚上,孙超躺在床上,总觉得肺部隐隐作痛,那种疼痛虽然不是很剧烈,但却一直存在,让他翻来覆去难以入眠。他开始担心自己的肺结节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心里越想越害怕。
第二天一早,孙超医院。医生先对他进行了详细的体格检查,发现他左肺呼吸音减弱,有轻微的哮鸣音。随后安排了一系列检查,包括痰细胞学检查、肺部增强CT等。检查结果显示,左肺下叶背段的结节已经增大到15mm×12mm,边界变得模糊,并且出现了短毛刺征。通过进一步的穿刺活检,确诊为良性肺结节病,但有恶变倾向。
孙超看着检查报告,一脸震惊,焦急地问医生:“医生,我怎么会这样?我平时也不抽烟,怎么结节突然就变大了,还可能恶变呢?”医生看着他,语重心长地说:“你这个结节增大,和你长期不规律的作息有很大关系。长期熬夜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身体的内环境紊乱,这就给结节的发展提供了机会。而且,你店里空气流通可能不太好,长期处在这样的环境中,也对肺部健康不利。如果还不重视,继续这样下去,恶变的风险会越来越高。”
医生给孙超开了百令胶囊和小金丸,这两种药物有助于调节免疫、软坚散结。并叮嘱他一定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改善店里的通风条件,同时定期复查。孙超听后,心里懊悔不已,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改变生活习惯。
从医院回去后,孙超立刻行动起来。他雇了一个帮手,让自己能有更多时间休息。每天晚上,他都会在11点前上床睡觉,保证7-8小时的充足睡眠。为了改善店里的空气质量,他安装了空气净化器,还在店里摆放了许多绿色植物。此外,他每天都会按时服用医生开的药,不敢有丝毫懈怠。
年7月18日,孙超医院复查。结果却让他十分沮丧,结节不但没有缩小,反而又增大了2mm,现在已经达到17mm×14mm。孙超心情低落到了极点,觉得自己的努力都白费了。医生安慰他说:“肺结节的变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是短时间就能看到明显效果的。虽然结节还在增大,但目前还是良性,只要坚持改善生活习惯,继续配合治疗,还是有希望控制住的。”
孙超听了医生的话,虽然心里还是很担心,但还是决定继续坚持。回到家后,他开始更加积极地寻找对肺结节有益的方法。他不仅在网上查阅大量资料,还向身边有医学知识的朋友请教。经过一番研究,他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调理方法。
年2月10日,医院复查。当他拿到检查报告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肺部CT显示,结节从17mm×14mm缩小到了8mm×6mm,边界清晰,毛刺征明显减轻,恶变倾向大大降低。孙超激动得热泪盈眶,自己这大半年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
医生看到结果也十分惊讶,感叹道:“我从医这么多年,很少见到能在这么短时间内让肺结节有如此明显缩小的。一般患者能控制结节不增大就已经很不容易了,你能做到这样,真的很了不起。”
医院传开后,很多患有肺结节的患者都来找他取经。大家纷纷问他:“你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啊?是不是吃了什么特别的药?”
孙超笑着说:“哪有什么特别的药啊,我除了按照医生的嘱咐,我自己还坚持了三件事,这三件事不仅让我的肺结节有所改善,还改变了我的生活,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好了,这三件事每个人都能做到,只要能坚持一段时间就一定会看见效果。”
最低0.82元/天订阅作者,解锁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