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在羊的各类传染病里,羊口疮算得上是一个常发病了。这是因为该病的致病病毒对外界具有顽强的抵抗力,且分布广泛,稍有不慎就会引起羊只发病。羊得了口疮,会严重影响它们的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病情稍重时也会引起死亡。因此,一直来都是人们防治的首要对象。那么,该病都有哪些特点,又该如何防治呢?接下来,就和大家进一步了解下这个顽固疾病——羊口疮。
1、概念
羊口疮是羊的一类病毒性传染病,羊一旦感染此病,最主要的特征是口、蹄等部位皮肤和粘膜出现脓疱、溃疡、丘疹以及结痂。
2、流行特点
该病主要的侵害对象是绵羊与山羊,而尤以3-6月龄之间的羔羊最易多发,且一旦发生多是群发,危害严重。当然,成年羊也会发病,不过数量较少,一般也呈散发感染。该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受创伤的皮肤或粘膜,因而一旦健康羊只接触到了受该病毒污染的饲料、土壤或者食槽等设备,便会感染生病。由于该病具有顽强的抵抗力,如果羊群中发生了此病,一般都会持续很多年。
3、症状
该病的表现形式有三种,既唇、蹄以及外阴型。而唇型是最为常见的类型。起初病羊的口腔或者鼻镜上会出现零散的小红斑点,紧接着形成小结节,再下来变成水疱或脓疱、硬痂。若属良性,病羊一般1-2周后会耐受痊愈,而严重病例者,极有可能衰竭而亡。而蹄型多发生于绵羊身上,常在蹄部形成水疱或脓疱,破裂后形成溃疡。患病羊常常跛行、卧地不起,严重者会衰弱或败血而亡。而外阴型则不多见,若发病则会有粘性和脓性液体从病羊阴道流出,外阴型病情和缓,一般很少见到死亡病例。
4、防治
由于该病属创伤性感染,所以平时管理时应尽量减少羊只发生不必要的创伤,若发生了外伤,应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并保护好伤口。由于幼羊口腔黏膜较嫩,因而给它们饲喂草料时要多加注意,要将带刺的东西清理干净。同时,应定期给羊群补喂食盐,减少它们咀嚼墙面、地面等物体,减少皮肤黏膜的破损。
另外,要加强防制措施,杜绝在疫区采购羊只。若从情况不明之地进行引种,应对新购进羊只进行一段时间的隔离饲养,并做好全群的卫生消毒工作。当然,如果发生了此病,应立即对病羊进行隔离治疗,同时对圈舍及羊群进行严格的消毒。在日后的养殖中,还应对全群进行羊口疮疫苗的免疫,这样才可提高羊群抵御该病发生的风险。